沈家本墓及修复记
更新时间:  14-03-11     已被浏览343次

沈家本墓及修复记[]


 


潘仕仁    高勇年


 


沈家本(18401913),字子惇,别号寄簃,清代湖州归安人,中国著名法学家。1840819日生于湖州城南编箕巷口沈家祖居,191369日在北京去世,后归葬在湖州妙喜(现妙西)渡善桥,现墓迁至湖州妙西杼山。


 



 


妙喜与妙西有什么区别?妙喜及妙喜渡善桥、杼山在湖州的什么地方?


    妙西位于湖州西南,距湖州12公里。从湖州驱车经104国道和11省道15分钟即可到达,是通往安吉的必经之地,交通十分便利。


    据资料记载:妙西本名妙喜,以寺观得名。梁武帝大同七年(公元541年)建妙喜寺于湖州西11·8公里的金斗山,“帝以东方有妙喜佛国因以名之”(引自同治《湖州府志》卷四十八)。唐贞观六年(公元632年)移妙喜寺于杼山。故妙喜之地名始于唐。因“喜”与“西”在湖州的方言中音近似,故有妙西之名。因此,妙西即妙喜也。妙西现是隶属湖州市吴兴区的一个镇,妙西镇人民政府的所在地在妙西自然村。


杼山,即今妙西的宝积山。该山位于现鹿唐公路之西,杭牛铁路之北,妙西镇所在地之背。据记载,宋治平二年(公元1064年)妙喜寺改称宝积禅寺,故杼山随称宝积山,然而妙喜之地名未易。杼山是茶文化的发祥地,茶圣陆羽曾在此撰写了世界第一部茶文化专著──《茶经》,现留有的三癸亭就是当年刺史颜真卿为纪念陆羽而筑。


渡善桥位于妙西镇的东部,是隶属妙西镇的一个村。据资料记载,该村是因桥而得名的。渡善桥建于清末,该桥是南北朝向,桥下之水是东西方向。该桥的具体建造年代应当是在光绪七年(1881年)以前。因为,从清光绪七年刻的《光绪乌程县志·卷一》中所附的《乌程县境西南方图》已有“渡善桥”的标记。


 



 


沈家本生前对故乡——湖州有着深深的感情。他在六十岁时写给湖州亲人云抱诗十首中的第十首道:“手泽书存盥露披,礼堂审定复何时。欲知乡思今多少,梦绕龙山闸水旁”。此诗中梦绕的“龙山”在何处?为什么将龙山与乡思连在一起?笔者推断,此龙山应当是沈家本之父沈丙莹的墓葬之山。据资料记载,沈家本的父亲于同治九年(1870年)十月逝于湖州。当时,沈家本向刑部请假,从京师回到家乡,为父守制。为安葬父亲,他一到湖州,便四处寻觅墓地,最后“购妥张氏白龙山活石头之地”。查资料可知,湖州城西有白龙山。湖州有葬父的白龙山,沈家本在诗中借龙山来衬其乡思入梦,可使人感到他的乡思唯有入土才能休之意。


沈家本很熟悉妙西,很爱妙西。他在给湖州亲人云抱诗十首中的第四首道:“关心妙喜山中竹,莫笑清贫太守谗。可是无田归亦得,为他苦笋脱朝衫”。一句“关心妙喜山中竹”,道出了沈家本对湖州妙喜(即妙西)的熟悉和怀恋之情。妙喜山上的竹,好翠!怎么不令人向往。他那句“可是无田归亦得”,更是一种超脱,一种归心似箭。


另外,沈家本祖宗的坟山在湖州妙西。据沈家本所辑的《沈氏家集·蓼庵手述·宗谱》记载,沈家“坟山:乌程管五十一庄妙喜山地四十亩共一单;又十亩,又高山四亩,另各一单;又笋山三亩六分,另一单,总入永宁寄庄沈舜庸户下。其单俱系道光三年被水冲失,呈明补给”。叶落归根,是中国人的习俗,也是湖州人的习俗。况且,从《沈氏家集·蓼庵手述·宗谱》中,我们还可知道,沈家本的祖父沈镜源有“惟坟墓宗谱不得混厕以违定例”之训。因此,既然沈家的坟山在妙喜,沈家本去世后归葬湖州妙喜,也就理所当然了。


可以这样判断:沈家本对湖州的思乡情结和对妙西的熟悉、热爱,以及他的祖宗的坟山在妙西,是他死后归葬湖州妙西的重要原因。


 



 


去世后归葬湖州,是沈家本生前自己的心愿。沈家本生前有明确的遗愿,即死后归葬湖州,要与自己的列祖列宗长眠在一起。从其子女根据沈家本生前的遗愿,翌年将灵柩运回原籍之说判断:沈家本去世后,其子孙将其灵枢从北京移回湖州下葬在妙喜,是在实现他的乡情回归。


沈家本是191369日在北京去世的。但是,他的灵柩是在1914年运回湖州的。据李贵连《沈家本传》记载:“一九一四年,沈家本的子孙将灵柩运回浙江,葬于吴兴县(民国后,归安、乌程两县合并为吴兴县)之渡善桥”。


这里需要说明的是,沈家本的灵柩从北京运回湖州时,不是直接到妙西下葬的,而先运至湖州故居停灵(据说停灵时间为20天),后再下葬的。这里的故居是指沈家本自己的故居,即湖州甘棠桥直街1号的故居。该故居是沈家本为官后购置的。沈家本的灵柩先运至湖州后,是停放在该故居的正厅,设灵堂供人吊唁的。


沈家本的灵枢具体何时下葬妙西的?据湖州市文化局19941120日湖文办[1994]41号《关于重修建沈家本墓的函》记载,沈家本“一九一三年六月九日病故,翌年四月二十一日葬于贵乡渡善桥”。由此可见,沈家本下葬妙喜渡善桥的日子应是1914421日。


从沈家本下葬的日期推算:如果沈家本的灵柩运回湖州后停灵20天的话,那么其灵柩是赶在1914年清明节前运到湖州的。清明节前后,作为停灵吊唁,倒也符合湖州民间习俗。沈家本的灵柩选择在清明后即下葬既是与民间习俗有关,也是恰巧赶在天气变化之前的。据资料记载,民国3年(19145月,即沈家本下葬后的次月,吴兴城乡台风为灾,倒屋伤人畜,淹没船只不少。


沈家本归葬的具体地址是妙西渡善桥姜家浜东300米处。姜家浜是妙西渡善村的一个自然村,它在渡善桥之北,渡善桥自然村之西北,基山之南,铁路之东。沈家本墓的原来的结构,现暂未找到记载原貌照片之类的资料。但在199088日,潘仕仁、王纪亭、屠森康同志在妙西渡善桥走访当地群众时,据当地一位土生土长的时年已86岁高龄的王富庆讲,沈氏原墓由墓碑、墓道和袁世凯挽拜的石柱对联组成,墓为砖石结构,墓顶为土堆。


 



 


    沈家本的原墓是在“文革”中遭毁的。据湖州市文化局19941120日湖文办[1994]41号《关于重修建沈家本墓的函》记载,“文革期间沈墓被毁”。据潘仕仁在20世纪90年代走访当地群众,综合群众回忆的情况,也作出判断认为,沈家本的墓是在20世纪“70年代‘文革’期间”遭毁的。我们知道,“文革”期间,凡古代官僚的墓一般均在“破四旧”之列。沈家本的清朝官员,其墓在“文革”期间难以幸免而遭毁损,实属情理之中。


值得一记的是,沈家本墓前的袁世凯题词的石柱对联,却在沈墓遭毁后阴差阳错地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。就在20世纪90年代,潘仕仁等到妙西渡善桥走访时,王富庆老人提供了这样一个线索:沈家本墓前的袁世凯题词的石柱对联,在沈墓遭毁后,被当地农民用来当建筑材料,筑在了渡善桥斗门头机埠闸门两侧。潘仕仁等知此事后,即在王富庆老人的带领下去该机埠实地查看,果然看到了袁世凯题词的对联石柱。当时,这两根石均竖在机埠下闸门两侧,石柱完好无损,且每根石柱均有五个字露在水面上。潘仕仁等甚是兴奋,即嘱咐当地村干部,这两根石柱是有文物价值的,请他们保管好,千万不要损坏。在潘仕仁等人的走访下,原置于石柱对联前面的抱鼓石一对,也在当地村西头的渠道口处找到。同时知道,在沈家本原墓遭毁时,其遗骸被装入坛中,埋在原墓(姜家浜东侧)的地里的。


于是,在19944月召开的湖州市第三届人代会第二次会议上,潘仕仁等10位市人大代表向会议提交了建议修复沈家本墓的议案。同年8月,市文化局答复:“沈家本墓 的修复工作已列入近期文物抢救规划,维修方案设计工作已完成”。同年1120日,市文化局向妙西乡人民政府致《关于重修沈家本墓的函》称:为纪念沈家本“这位杰出的湖州籍法学家,报经市政府同意,在当地重修沈家本墓”。并请妙西乡政府积极协助,“按修建方案负责组织实施”。并在当年1129日,由市文化局与妙西乡人民政府签订了《重修沈家本墓协议书》,明确了重修沈家本墓的方案、设计图纸及模型等事项,并明确该修复工作定于1995331日前竣工,45日前验收完毕。


根据沈家本墓修建方案,为方便交通,有利于保护管理等,墓址将从原渡善桥村姜家浜移至妙西杼山新建的“三癸亭”西北侧的坡地上,墓向与原墓一致,为东南向。墓由台基、墓堆、墓圈、墓碑等组成,采用砖石混凝土结构;台基采用清代常见的后圆前方直式,面积约112·5平方米,高0·80米,踏跺为五级垂带式;墓堆圆形,直径3米,高1·5米左右;墓 圈利用自然地形削成直径6米半圆形;墓道,仅指墓堆与墓圈之间的通道,等等。


为了修建沈家本墓,在1994年冬天,施工人员在潘仕仁等人和市文化部门的指导下,将袁世凯题词的石柱对联从机埠闸门从起吊了出来。为防止损毁,整个起吊过程十分仔细。修复沈家本墓时,在妙西文化站原站长沈虎卿等同志的指点下,又把埋在姜家浜东侧的沈家本遗骸重新从取出,并对沈家本遗骸进行整理,用红绸包裹,后置入坛内,再放入新修复的墓中。


沈家本墓的修复工作,在大家的努力下,最后是在1995年春天全部竣工的。


这里还需要说一下墓碑事情。鉴于沈家本墓原来的墓碑在重修时已找不到,故在墓刚修复时,墓碑是用花岗石新做的,碑身高1·

【上一篇】:  东唐人律师事务所坚持学习例会制度
【下一篇】:   读易感句(一):读乾卦感句
版权所有:  浙江东唐人律师事务所
地址:  湖州市榆树街26号新天地写字楼7楼
电话:  0572-2065770
E-MAIL:  DTR@ZJDTR.COM
浙ICP备05045455号-1